> 文章列表 > “播厥百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播厥百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播厥百台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播厥百台”出自隋代佚名的《亲耕籍田七首》。

“播厥百台”全诗

《亲耕籍田七首》

隋代 佚名

群公灰相,奉事齐庄。

率时农天,举耜载扬。

播厥百台,以佑我皇。

多黍多稌,丕应农祥。

《亲耕籍田七首》佚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亲耕籍田七首》

中文译文:

群公灰相,奉事齐庄。

率时农天,举耜载扬。

播厥百台,以佑我皇。

多黍多稌,丕应农祥。

诗意:

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农耕的诗词。诗中提到了群公(即官员和士人)一起努力耕作,奉行齐庄的理念。他们按时耕种,手持耜具,勤劳地工作着。他们播种着一百块农田,以祈求保佑我们的皇帝。丰收的希望寄托在黍和稌这两种作物上,以期农业的繁荣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隋代时期的农耕场景。诗中所述的群公代表着社会精英,他们亲自参与农耕活动,展现了他们对农业的重视和努力。诗人通过描写耕作的场景,表达了对丰收和国家繁荣的祈愿。黍和稌作为粮食作物,象征着丰收和富饶。整首诗简练、清新,通过对农耕生活的赞美,展示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农民劳动的价值。

中堂画素材